星座乐> 老黄历> 传统节日> 中元节是哪一天有什么风俗

中元节是哪一天有什么风俗

  • 时间:2023-11-28
  • 作者:修仙小云
  • 来源:1212老黄历

  中元节是哪一天有什么风俗?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元节是什么,实际上这个名字确实并不常用,平时大家比较经常听到的是这一天为鬼节,但是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在意农历的节日,但中元节是哪一天有什么风俗还是很重要的。

传统节日1.jpg

  一、中元节是哪一天农历

  中元节是哪一天有什么风俗?中元节的农历时间是在每年的七月十五日,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它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二、中元节有什么风俗

  1、祭祖

  中元节是哪一天有什么风俗?中元节祭祖的节日,家家户户都会给祖先祭祀一下,烧点纸钱和纸做的衣物等,祈求祖先保佑自己家庭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2、吃鸭子

  中元节是哪一天有什么风俗?中元节要以鸭子为祭品祭祀祖先,同时人们也爱吃鸭子。还有,吃鸭可以辟邪,“鸭”和“压”同音,所以人们认为吃鸭可以压住鬼魂。中元节的来历和传说,风俗是什么?

  3、放河灯

  中元节是哪一天有什么风俗?放灯是中元节很重要的环节,放灯是一件善事,也表示活着的人对死去的亲人一种挂念、一种相思之情。同时放河灯也能普度水中孤魂野鬼,用它照着找到转世投胎之路。

  三、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是道教的说法。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是“上元”,为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据《修行记》记载:“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因此,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民间都会准备丰富的牲礼,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中元节是道教与中国传统民俗相结合的产物,二者能够相应,主要是基于同一宇宙观: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为天官、地官、水官所统辖的三界府署。民间通称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众神。

  中国东汉末年,天师道便已综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观,首过需上“三官手书”,分别投于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忏悔罪过,以祈求平安。经历六朝时期的发展后,三会日与三元思想结合,在唐代官方的提倡下,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为祈福纳吉、祭祖拜神的三元节日,皇帝率百官参与节日仪式。唐、宋以后,三元日成为民俗节日。

  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如地安门火神庙、西便门外白云观等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每年照例举办“祈福吉祥道场”。因为惧厉的心理,民众于日常生活中复合儒、佛、道三教,将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称为鬼节,称农历7月为“鬼月”。

  佛教传入后,佛教中也有一种追荐祖先的超度仪式,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ULLAMBANA),也就是“孟兰盆会”。孟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著、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且佛教也是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举行超度法会,因而中元节和孟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四、中元祭祀的讲究

  祭祀讲究的事项特别多。中元节祭祀祖先是本土文化的产物,但是包含的节日习俗比较复杂,因为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在焚烧纸钱和祭祀食物这两种基本的传统习俗之外,各地也有一些不一样的习俗。比如福建地区会在各个水域流放水灯,祭奠亡魂、云南腾越人在祭祖后焚包,又用一黄瓜雕刻成黄瓜船,与包一同焚烧,在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因为有华人的足迹,他们也会有中元节一说,他们除了祭祖庆祝丰收,还会开展一些关于中元节的表演活动,与中国的习俗大同小异。中国人都很重视这个节日。

  总之,关于传统节日中元节是哪一天有什么风俗,只有了解了以后才会发现这一天意义非凡,很多节日流传下来都有它的道理,所以有时候还是要按照风俗来过这一天。

老黄历推荐阅读

老黄历

更多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30
农历二零二五年 四月初三
乙巳蛇 庚辰龙 己巳蛇 庚午马

今日生肖:

今日星座:金牛座

2022年
12月

老黄历吉日查询

更多
7天内
  • 7天内
  • 15天内
  • 30天内
  • 60天内
  • 90天内
移徙
  • 移徙
  • 嫁娶
  • 开市
  • 祈福
  • 求嗣
  • 出行
  • 安床
  • 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