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乐> 老黄历> 民族文化
民族

压岁钱的寓意是什么

压岁钱的寓意是什么?每到过年的时候,很多孩子都开始期待着自己的压岁钱,因为这样可以感受到年味,另外还能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很多孩子却不知道为什么家长要给压岁钱给自己,看完压岁钱的寓意是什么就能很明白了。压岁钱的寓意有保平安、驱邪、去魔、励志鼓励孩子,以及财源茂盛等等。压岁钱,又名压祟钱,祟就是不吉利的东西,所以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保佑平安。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帮助小孩平安过年,祝愿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放进红包分给晚辈,相传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在历史上,压岁钱是分多种的,一般在新年倒计时时由长辈派发给晚辈,表示压祟,包含着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和真切祝福;另一种就是晚辈给老人的,这个压岁钱的“岁”指的是年岁,意在期盼老人长寿。从宋朝以来,压岁钱变成了真正的钱币,古时候大人们给小孩子包压岁钱的目的是,希望能够驱赶孩子身边的邪魔。压岁钱还有“步步高升”的寓意,所以大人们给小孩子包压岁钱是为了鼓励他们。压岁钱是一种可以使用的流通货币,在春节的时候给孩子们包压岁钱的寓意是希望他们能够财源茂盛。民间曾有一些流传甚广的故事,比如说古时候有一个身黑手白的妖精,名字叫“祟”,每年除夕出来祸害小孩。于是人们就点亮灯火通宵不睡,并把铜钱放在孩子枕边以避邪,这就是“守祟”“压祟”,后来也称为“守岁”“压岁”。

82个缘友都在看 03月22日

民族

舞狮的寓意和象征

舞狮的寓意和象征是什么?其实很多传统文化在我国得到了重视,就像是舞狮子这个民俗,所站的位置特别的高,因为这个技术含量比较高,所以很多人都想要挑战一下,但究竟舞狮的寓意和象征有多好呢。舞狮的寓意和象征是威勇和吉祥,在中国传统的习俗中,认为舞狮有驱魔的效果,希望用舞狮来镇压,表示自己的威武。舞狮象征着吉祥,它代表着祝福,希望人们能够幸福安康。故此每逢喜庆节日,例如新张庆典、迎春赛会等,都喜欢打锣打鼓,舞狮助庆。“狮”与“师”同音,在古代的官职中有太师、少师。并且太师还是三公之首,少师为三孤之首,都是显赫的高官。由此看来,狮子的政治地位还是蛮高的,它被赋予了官运亨通、飞黄腾达的寓意,狮子可是喜庆、吉祥的象征。舞狮是属于很传统的一种民间表演艺术,表演者在锣鼓的衬托之下,然后装扮成狮子的模样,之后再去做出各种不同的狮子动作。舞狮活动也广泛流传于海外华人社区,有华人之处,必有舞狮,这成为了扬民族之威、立中国之魂的重要仪式,以及海外同胞认祖归宗的文化桥梁,其文化价值和影响十分深远。风水无处不在,人与店铺亦然,舞狮乃吉祥之事,极为霸气,可对邪气有震慑之效,人则落落大方,喜气洋洋。舞狮乃二人操作,相互协作之象,时而欢腾时而嬉笑,乃大喜之象,可提升好感,为人处事可左右逢源,有口皆碑。舞狮亦跟随著华人移居海外而闻名世界,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相当盛行舞狮。但中国内地的民间舞狮实际已经日渐减少。聚居欧美的海外华人亦组成不少醒狮会,每年的春节或重大喜庆,他们都会在世界各地舞狮庆祝。舞狮主要分南狮、北狮两种。最初北狮在长江以北较为流行;而南狮则是流行华南,南洋及海外。

59个缘友都在看 03月22日

民族

贴春联的由来和寓意

贴春联的由来和寓意是什么?到了过年的时候大家都不会忘记的一个习俗,那就是贴春联,之所以流传下来也是因为这个寓意很好,所以人们才一直坚持,但是你要是知道了贴春联的由来和寓意以后,就明白为什么要延续到现在了。贴春联的由来:春联一开始不叫“春联”,而叫“桃符”。据说贴桃符的起源很早,当时贴“桃符”是为了用来驱除妖魔鬼怪,桃符不断规范化,演变成为用于挂在大门两旁长六寸、宽三寸的长方形桃木板。传说,古代有一种极其凶残的怪兽,经常作恶,危害百姓,却又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降住它。后来,有两位专门除妖的神仙,他们用桃枝降住了怪兽。于是,民间便传出,直呼偶在门上挂上刻有两位神仙名字的桃枝,妖魔鬼怪便不敢靠前。后来,这样的桃枝被称为“桃符”,“桃符”便流行下来了。到了宋代,春节贴对联已经成为一种风俗了。王安石诗中就写过:“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用红纸书写春联始于明朝。到了五代,蜀主孟昶亲自在桃符上题了“新年纳余庆,佳节贺长春”一联,一般人都把它看做是最早的春联。贴春联的寓意为春节增添喜气的气氛。春联都是红底黑字或者红底金字,加之各种纹饰,符合新春的喜庆和欢乐,为春节增添了喜庆的气氛。表达美好的祝愿和愿景。春联中的纹饰,如鱼,寓意年年有余;美好的语言,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等美好的祝福语表达了人们对来年的美好渴望。

77个缘友都在看 03月22日

民族

新疆节日古尔邦节介绍

新疆节日古尔邦节介绍,会让你体验到这个民族的文化气息,现在大家想学东西都比较容易,信息化的时代很多东西都传播的很快。而更多的民族节日也进入人们的眼中,一些特色节日更是让人产生好奇,所以才需要对新疆节日古尔邦节介绍。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主要节日之一,亦称宰牲节。我国穆斯林将古尔邦节又称“忠孝节”。古尔邦节的时间定在伊斯兰教历的十二月十日。按照传统的规矩,穆斯林在古尔邦节这天清晨沐浴更衣,到清真寺做礼拜、上坟缅怀先人。新疆各族穆斯林在继承传统节庆民俗文化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与现代生活相交融的文化元素和新的过节方式。节前,穆斯林家家户户打扫干净,制作各种糕点,炸油馓子、烤馕,做新衣裳,为节日做好准备。穆斯林从清真寺做完礼拜之后,便回到家里杀牛宰羊,煮肉做饭,施舍穷人,招待来宾。青年男女有说有笑,载歌载舞,开展各种庆祝活动,节日期间洋溢着欢乐的气氛。这之后,才是同辈的亲朋好友之间的拜节。大家除了互相道贺,彼此问候之外,还要共餐痛饮,吹拉弹唱一起娱乐。维吾尔民间的拜节是维吾尔人增强社会联系,严守礼尚往来这一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条件宽裕的穆斯林要在伊斯兰教历12月10~12日3天之内宰牲,逾期无效。我国穆斯林特别重视古尔邦节,是日皆盛装参加会礼,游坟诵经、缅怀先人宴请亲友,有条件者宰牲。我国新疆地区各族穆斯林还举行丰富多采的文艺联欢,以示庆祝。现已成为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10个少数民族的民族节日。新疆的维吾尔族在古尔邦节时,无论是城市或农村的广场上都要举行盛大的麦西来甫歌舞集会。广场四周另有一番景象:色彩缤纷的伞棚、布棚、布账、夹板房内,铺设着各式各样的木桌、板车、地毯、毛毯、方巾,上面备有花式繁多的食品小吃。在新疆的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等民族,节日期间还举行叼羊、赛马、摔跤等比赛活动。

119个缘友都在看 03月08日

民族

七夕是中国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七夕是中国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很多节日都是按照农历来看的,所以大家有时候就会记不住,很容易错过这样的节日,就像是七夕的时间就在农历七月七日,也是一个很有热闹氛围的节日,这一天很多情侣都会过,所以七夕是中国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七夕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姐诞、女儿节等,举办时间为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七夕节由星宿崇拜演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中国民间传说阴历七月初七晚上喜鹊在银河上搭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七夕节首先是女子的节日,而织女被视为纺织女神,是古代女子崇拜的对象,凡间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当然也免不了求赐美满姻缘,得一如意郎君。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在七夕的众多民俗当中,有些逐渐消失,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人们延续了下来。七夕节发源于中国,在部分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如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也有庆祝七夕的传统。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七月初七”作为节日源于古人对数字和时间的崇拜。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这“七重”列为吉庆日。“重日”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七夕”月逢七、日逢七。在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在民间表现为时间的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结。

89个缘友都在看 03月03日

民族

长街宴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长街宴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少数民族的节日比较多,有些是非常热闹的,就像是长街宴就是一个家家户户都摆上酒席的节日,所以那一天会特别的热闹,就是不知道长街宴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可以在哪里感受到这个气氛。长街宴是哈尼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十月举办,是一个祈福的宴席。因此,不同肤色、不同国度的人,都带着一种美好的愿望,像朝圣一般来参加一年一度的长街古宴盛会,品宴席上福寿安康的“祝福”美食。除了长街宴之外,哈尼族的传统节日还有六月年、耶苦扎、活瑟瑟、扎勒特、十月年、嘎汤帕节、新米节、母亲节、老人节、火把节等。哈尼族源于古代羌族,多居住在半山腰上,村寨依照山势而建。哈尼族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其种植茶叶的历史相当久远,西双版纳的格朗和南糯山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区,其茶叶产量占云南全省产量的三分之一。哈尼族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元江和澜沧江之间,聚居于红河、江城、墨江及新平、镇沅等县。长街宴是哈尼族的一种传统习俗。昂玛突节是哈尼族人民祭护寨神、拜龙求雨的节日,也是作为庄稼人的哈尼族人们最盛大的节日,节日当天,家家户户要做黄糯米、三色蛋、猪、鸡、鱼、鸭肉、牛肉干巴、麂子干巴、肉松、花生米、欢心谷舞红米饭等近40种哈尼族风味的菜肴,准备好酒,抬到指定的街心摆起来,一家摆一至二桌,家家户户桌连桌沿街摆,摆成一条700米多长的街心宴(当地人称长龙宴或街心酒),这是中国最长的宴席。长街宴是哈尼族的一种传统习俗,每到“昂玛突”节来临,哈尼人会在山寨里摆上酒席,一起欢度节日。在摆酒庆祝时,百来张桌子排在一起,恰似一条长龙,“长街宴”也因此而得名。

121个缘友都在看 03月03日

民族

瑶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

瑶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有哪些?这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民族,所以其文化也流传了很多年,因为所处的环境比较舒服,所以居民都是比较长寿的,这也让更多人了解到瑶族,就更想知道瑶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了。瑶族的传统节日瑶族的传统节日有山歌节、歌堂节、晒衣节、干巴节、盘王节、牛节、达努节、成人礼、讨寮皈节、讨念拜。歌堂节又叫“耍望”节,是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瑶族自治县瑶族老百姓的庄重节日“耍歌堂”是瑶语音译,意为庆丰收。盘王节又称跳盘王、做盘王、还盘王愿等。晒衣节每一年旧历六月六,广西桂平县的盘瑶要庄重地庆祝一年一度的晒衣节。节日的早晨,家家户户的老人指引年青人有秩序地把小箱子、木柜及衣服裤子、鞋等搬至房外晒谷坪,伸开在竹垫上或挂在竹杆上,等待烈日暴晒,全部村子色彩缤纷,变成衣服的“深海”。山歌节六月六山歌节又叫“六月半”,是城步苗族自治县最隆重的节庆活动之一,缘起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是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传承千年的古老风俗。瑶族的风俗1、瑶族的风俗习惯包括瑶族男女服装习惯、瑶族居民的饮食习惯、瑶族的结婚习惯等。2、瑶族男女服装主要用青、蓝土布制作。男子喜着对襟无领的短衫,下着长裤或过膝短裤。3、族居民的主食以玉米、大米、红薯等为主。日常菜肴有黄豆、饭豆、南瓜、辣椒和家禽家畜等·广西金秀大瑶山瑶族利用“鸟盆”捕捉候鸟,腌制为酢,是款待贵客的美味佳肴。4、瑶族一般不与外族通婚,招赘习俗较为普遍。

103个缘友都在看 03月02日

民族

开斋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开斋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由于我国少数民族比较多,所以就拥有很多的民族节日,有些节日不止一个民族会过,而是很多民族共同拥有,就像是开斋节很多人并不了解,甚至都没听说过,所以先从开斋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开始了解。开斋节是我国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等少数民族共同欢度的节日,也是我国回族人民的“除夕”节。开斋节是伊斯兰三大宗教节日之一,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士尔”的音译,所以也叫“尔德”节,在新疆还有“肉孜”节的叫法。按伊斯兰教法规定,伊斯兰教历每年9月为斋戒月,伊斯兰教历的9月,穆斯林习惯用阿拉伯语称呼为「莱麦丹」月,「莱麦丹」是练的意思,即练思想、练意志、练身体,也称「斋月」,通常也称「封斋」、「把斋」。斋月结束的第二天,便是穆斯林的开斋节。开斋节意味着斋月的结束。公元7世纪初,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按教义规定,该教教徒必须遵行五项功课,即念清真言、礼拜、斋戒、纳天课、朝觐,简称“五功”,其中“斋戒”一项将伊斯兰教历的9月1日至10月1日定为斋月。每年伊斯兰历9月是穆斯林的斋戒之月,凡符合条件的穆斯林男女,都要奉行一个月的斋戒,白天不进饮食,一月结束,望见新月,斋戒完成,次日即为开斋节。清晨起来,穆斯林们沐浴净身,换上洁净的衣服,开始在家中炸油香、馓子。上午,到清真寺参加会礼。礼拜后,还向老弱病残和贫苦之人出散乜贴,因此开斋节又叫“济贫节”。回族将开斋节视为最大的节日,斋月在回族群众心目中是一个最尊贵的吉庆之月,如果在这个月里做善事的话,就可获得安拉成倍的酬报。入斋当天的凌晨四点左右,各个清真寺的师傅会到赶到邦克楼(宣礼塔)上打梆子,有的师傅更是不辞辛苦,挨门逐户地敲打。

84个缘友都在看 03月02日

民族

赛装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赛装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大家对民族文化还是不够深刻,因为很少有亲身体验过,少数民族的人数也是比较少,所以懂的人并不多。在各个民族当中比较盛大的节日也许大家会明白,而赛装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可以多了解一些。赛装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行。赛装节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赛装之源,世界最古老的乡村“T台秀”。赛装节为居住分散,平时很难有机会相聚相识的青年男女提供了一个表白爱情的机会。该节日流行于楚雄州永仁县直苴、中和以及大姚县的桂花等彝族地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聚居在永仁县直苴地区及附近中和、大姚县桂花等地的彝族人民,都要聚集在一起欢度赛装节。所谓赛装节,就是服装、服饰大比赛的日子。这是一个充分显示彝族人民聪明智慧和勤劳能干的节日,也是一个爱美比美的节日。节日的起源,据当地民间传说,朝里若与朝拉若两个英雄兄弟,带领乡亲开发直苴地区,建设起幸福美好的家园。寨中长老征询他们婚姻选择的意见。朝里若提出:“哪家姑娘心灵手巧,就和哪家姑娘做一家。”朝拉若则说:“直苴的山水、草木最令人喜爱,哪个姑娘能把它们绣到衣裳上,我就娶她做妻子。”于是长老决定正月十五日让全村寨的姑娘进行服装比赛,由英雄兄弟自己挑选意中人。姑娘们都倾慕两位兄弟,为了能被他们选中,便都拿出全身本领织布、染色、绣花、裁剪、缝纫。到了那天,个个姑娘全穿着艳丽的服装,鞋帽上、衣裳上、围腰上绣着奇丽的山水花草图案,溢光流彩,风情万种。与过去的赛装方式不同、现在,人们已不再把所有衣服都穿在身上,而是不停地更换新衣,有的姑娘一天要换五六套衣服。于是,赛装节上也就多了一个景致:在山管边、青树下,老人们搭起无数帐棚,烹煮着食物,忠实地为自己的姑娘守护着服装。

107个缘友都在看 03月01日

民族

鲜花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鲜花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拥有这么美丽的节日名字,让很多人都非常感兴趣。因为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各个民族的传统节日都不一样,所以数量上还是很庞大的,想要了解一个民族先从节日开始,所以得知道鲜花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鲜花节是我国怒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定在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在怒族人民的传说中,鲜花节的来历有多种说法,但都和一位他们热爱的仙女有关,所以鲜花节也叫仙女节。在鲜花节节日当天,各村寨会选择有钟乳石的山洞为仙女洞,人们带上祭品前去祭祀。仙女是一位聪明、勤勉、善良、漂亮的怒族姑娘,她的名字叫阿茸。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由于气候不好,怒族人生活的地方遭受旱灾,田地干枯、山野荒芜,人们生活十分艰难。阿茸姑娘挺身而出,她不畏艰险劈开悬崖,在高黎贡山上凿出一个大岩洞,将泉水引入怒寨。使怒江岸边的荒山变成了沃土,披上了绿装。后来,她被恶霸逼到山洞里,放火烧死。满山遍野的山花为她开放,人们为了纪念她,将这一天定为鲜花节。祭祀后,在鼓乐声中朝拜者手持鲜花,绕着祭台和烧香台走一圈,并把鲜花插在烧香台的竹杆丛中。祭祀活动结束之后,人们又到仙女洞,向仙女敬鲜花、喝仙水。此外祭祀活动之后,怒族人民会和亲朋好友一起围坐在山坡上,在四周摆满食物,唱歌跳舞,甚至还会举行篝火晚会,来庆祝节日,表达高兴之情。怒族人口比较少,在少数名族占比并不多,主要分布在云南和西藏地区,该名族使用语言非常丰富,非常具有自己的名族特色。鲜花节这一天早上,怒族人家都早早地起来准备去参加节日的活动。人人都认真地打扮起来,特别是姑娘们都穿起了他们民族的节日盛装,然后带上她们早已准备好的祭品和野餐所需要的各种食物,手捧一束束的鲜花,一家家、一伙伙地从家里出来,从寨子里出来。

93个缘友都在看 03月01日

< 1 2 3 >

老黄历

更多
2023年03月25日 星期六
25
农历二零二三年 闰二月初四
癸卯兔 乙卯兔 壬午马 乙巳蛇

今日生肖:

今日星座:白羊座

老黄历吉日查询

更多

7天内

  • 7天内
  • 15天内
  • 30天内
  • 60天内
  • 90天内

移徙

  • 移徙
  • 嫁娶
  • 开市
  • 祈福
  • 求嗣
  • 出行
  • 安床
  • 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