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节气
- 时间:2022-11-08
- 作者:是冰的苏打水.
- 来源:1212老黄历
夏天的节气都有哪些?相信上小学的时候都会学过这样的节气歌,而且还是在必备的日积月累栏目里面,节气歌里面涵盖了二十四节气,每个季节都有六个节气代表,六个节气一过,也代表季节更替,那么夏天的节气都有哪些?想要知道你的流年运势如何,点击下方图片链接,看看流年运势吧。
夏天的节气
夏天的节气有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以及大暑。
夏天的节气,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夏天的节气,小满节气的到来,意味着进入了大幅降水的雨季,雨水开始增多,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对于北方地区而言,小满往往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日照时间最长的,加上空气干燥,北方一些地方的气温很容易超越南方。而南方地区一般会降雨多、雨量大。
夏天的节气,芒种节气的特点是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这个时候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耕种。芒种是谷类作物耕种的节令。在稻作地区的南方,“芒种”是插秧的忙碌时节。北方地区是旱地农业,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这个时节正是北方夏熟作物麦子收获之时。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骤来疾去的雷阵雨,由于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为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小暑前后,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雷暴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华南东部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开始进入伏旱期,多晴天高温天气。
大暑大暑节气是传统二十四节气中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此时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大暑节气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从气候的角度来说,大暑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此时宜饮凉茶、金银花茶、菊花茶等茶饮进行祛暑。
夏天节气吃什么
一,立夏
每年公历5月5——7日,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
立夏时节,补养的重点是固摄肾气,可以常吃糯米、豆子、鸡蛋。夏天也是吃姜的最好季节,可以喝姜枣茶——带皮生姜三大片,同掰开的六个红枣一起煮,煮开后转中火再煮十分钟以上。放保温杯,能排毒、促消化、提高免疫系统。
二,小满
每年公历5月20——22日,太阳到达黄经60度时为小满。
小满时节昼夜温差较大,要注意避免感冒着凉。宜吃苦味蔬菜,比如苦苣、茼蒿、茴香等,可以清泻心火、凉血解毒,还能增进食欲、健胃、养生。
三,芒种
每年公历6月5——7日,太阳到达黄经75度时为芒种。
芒种时节气温升高,温度增加,身体的新细胞长得非常快,是保持青春、延缓衰老的关键时期,所以这个时节需要补心气、养心血。樱桃被称为“心脏的阿司匹林”,可以多吃。另外,因为芒种时节出汗较多,可以多吃新鲜的黄绿色蔬菜水果、豆类等富钾食物。
四,夏至
每年公历6月21——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度时为夏至。
夏至时节,气温继续升高,所以要心神安定。饮食上多吃清淡甘寒、清热降火的食物,如粗粮豆类、瓜茄类食物。
夏至时节要注意休息,睡好子午觉。子时即半夜11点到1点,午时是中午11点到1点,这是夏季最好的保养方式。
五,小暑
每年公历7月6——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为小暑。
小暑节气是排毒和冬病夏治的好时节,可以饮用金银花甘草茶,胡萝卜番茄汁等排毒。每逢冬季发作的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通过这个时候进行调理治疗,效果更好。
六,大暑
每年公历7月22——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度时为大暑。
大暑时节,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酷热难耐,要饮食防“苦夏”。做菜时可放姜、葱、蒜、醋,避免过度食用生冷的食物。也要避免过多的户外运动,多喝温稀盐水。
以上就是夏天的节气的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