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乐> 老黄历> 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不少人对此仍有疑问。本栏目提供中国传统日子介绍大全,助你了解传统节日习俗,这些古老传统节日,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易理术数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
  • 一月一日是什么节日?每年的第一天就是一月一日,代表着新的一年已经到来,这一天是值得纪念的,所以这一天也会有一天法定节假日,如果还不知道一月一日是什么节日就不应该了,这是一个大家都放假的日子,还可以在家里陪家人过节。一月一日是元旦。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即“初始之日”的意思。中国历史上的“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中国历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是很不统一的,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时期的夏历以春一月为正月,商时期的殷历以冬十二月为正月,周时期的周历以冬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冬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规定春一月为正月,把一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新历年”或“公历年”。元旦是庆贺新年的开始,欢度元旦可说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元旦节的习俗,在我国元旦节还列入了法定假日,连休三天,其实很多的国家都将这天作为法定假日,只不过一般都只休息一天。元旦的习俗有祭神佛、拜祭先人、贴春联、放鞭炮、杀三生、吃团圆饭等等一些风俗。

    11月06日

    244个缘友都在看

  • 元日是什么节日?其实很多节日的别名我们都不知道,因为从古至今有很多节日,不同时期对节日的称呼也不同,没有去仔细研究的人,就根本不知道元日是什么节日,不过这个节日对我们很重要,还是了解一下比较好,是每年都要过的节日。元日是中国的春节,元日还有很多别名,如元朔、元正、正旦、端日、新年、元春等等。元日是一个古老的节日,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也是汉族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元日这两个字跟元旦就只差了一笔,但它们不是同一天,中国的“元旦”这一概念,历来指的是正月一日。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元日”意即“初始之日”。元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新年才算结束。在这一天人们会吃团圆饭、贴春联、舞狮子、吃水饺、耍龙灯等风俗习惯。春节即农历新年,一年之岁首,传统上的“年节”。春节的别称甚多,分别有新春、新岁、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等,口头上又称度岁、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祭祀活动演变来。一说元日就会想到王安石创作的七言绝句《元日》。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农历正月初一习俗中的重点当属祭祀。这天的祭祀和平时还不相同,人们要祭祀各种各样的神,因此是年节中最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人们要准备最好的佳肴,并要在早早起床后,首先举行祭祀的仪式,因为是祭祀各种神及家里的祖先,因此这种习俗被称为是“祭全神”。

    11月06日

    402个缘友都在看

  • 从古至今流传的佳句有很多,就像是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大家非常熟悉,但是还是有一定的疑惑,不懂得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佳节是什么节日,很想感受下诗人写下这个诗句的心情,究竟是什么样的节日能勾起诗人的思乡之情。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佳节是重阳节,重阳节又叫敬老节、重九节、登高节、祭祖节,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传承至今,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描写了作者在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表达了作者在良辰佳节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从诗题中可以看出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时间。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现在的重阳节已经成为老年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在民俗观念中,“九”有着长久长寿的意思,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于是在1989年,便将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尚。古代描写重阳节的古诗还有很多,例如:“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等等。

    11月05日

    230个缘友都在看

  • 618是什么节日?经常网购的人绝对不会错过618,很多人还不明白618是什么节日,为什么大家都在这时候疯狂购物,并且线上线下的活动力度都很大。其实对618还是很熟悉的,年中的时候大家又开始疯狂的买买买,但其实618并不是什么节日。那么,618是什么节日?618是什么节日?我们说的618并不是什么传统节日,如果你不去关注电商的话,这个日子就是平常的一天。每年6月是京东的店庆月,每年6月18日是京东店庆日。618这个节日最早是由电商平台京东提出的,当时的淘宝双十一举办得如火如荼,而京东也趁机提出了一个京东店庆日,这个节日就定位每年的6月18日。618是什么节日?也就是1998年6月18日,刘强东在中关村创业,成立京东公司。所以每年6月是京东的店庆月,每年6月18日是京东店庆日。在店庆月京东都会推出一系列的大型推销活动,以“火红六月”为宣传点,其中6月18日是京东推销力度最大的一天。618是什么节日?如今的618不再是京东一个平台的节日,而是所有电商平台的节日,其他电商平台赋予这个节日年中推销的宣传点,也会在每年的6月18日左右举行各种推销活动,成为全民网购狂欢节,也是与“双11”遥相呼应的又一大全民网购狂欢节。传统零售中的各种推销手法,都被京东细致研究后取其精华加以转化,还增加了大量只有在电子商务中才能做的创新性推销手段。从那之后,每年的618都是对京东综合能力的一种严峻考验,物流、供应链、IT系统等,因为之后每一年的用户和流量都比前一年要翻好几倍。618是一个很神奇的数字,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认为,一条线的某一部分与另一部分之比,只好等于另一部分同整个线段的比,即0.618,就会给人以美感,后被古希腊哲学家、美学家柏拉图誉为“黄金分割律”。在后来的很多年里,人们发现这一规律可以运用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绘画、雕塑、植物、建筑、宇宙、军事、数学等等,即使是人体,也存在着很多黄金分割点。黄金分割具有严格的比例性、艺术性、和谐性,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更能引起人们的美感。为什么要过618?时至618,年已过半,辛苦工作了半年了,是时候好好慰劳一下自己。很多东西反正都是要买的,优惠的时候不买,更待何时。好多店铺都打折呢,打折就等于不要钱,不要钱的东西都不要,是不是傻。在互联网普及之前,商家想要搞优惠活动,一是雇人发传单,影响力有限,想要做大,做出很大的影响力是很难的;二是在电视上投放广告,这不是一般规模的商家可以做到的。现在的商家们为了赚钱真的是啥招都能想出来,优惠活动开始前很久很久,广告就投放到全国的每一个角落,电视、购物APP、影视平台广告、网页、城市广告墙、电梯等等,几乎能做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且现在物流发达,o2o的消费方式已经为所有人所接受,只需要线上下单,就会有专人送货上门,再也不用费劲心力的自己去商场抢货,再大包小包的提回家了。618和双11区别有哪些1、活动时间:618通常在每年的6月18日前后举行,而双十一则在每年的11月11日。2、重点商品:618更注重夏季商品的优惠,如家居用品、服装鞋包、运动户外等,而双十一则更注重冬季商品的优惠,如电器数码、家电厨具、保健品等。3、参与商家:618和双十一参与的商家和品牌不完全相同,有些商家只参加其中一个活动,也有一些商家两个活动都会参加。4、宣传力度:618宣传力度更强,双十一相对较冷淡。5、折扣力度:618和双十一的折扣力度不同,但具体的折扣幅度还需要根据不同的产品和活动来判断。    以上就是618是什么节日的具体内容。

    11月05日

    629个缘友都在看

  • 一年有多少个节日,一年又一年时间真的过得很快,而一直上班的人,只会期待着节假日的到来,这样就能给自己放个假,所以就得知道一年有多少个节日,不过很多节日并不放假,但是也可以知晓,毕竟是我国传统节日,对我们来说也很重要。那么,一年有多少个节日呢?一年有多少个节日,一年16个法定节日,按国际所有节日,一年有51个。虽然法定节日很多,但不是所有节日都可以放假,目前全年一共有16个节日,分别是元旦(1月1日,放假一天)、春节(农历新年,除夕、正月初一、初二放假三天)、清明节(农历清明当日,放假一天)、妇女节(3月8日)、植树节(3月12日)、劳动节(5月1日,放假一天)、青年节(5月4日)、端午节(农历端午当日,放假一天)、护士节(5月12日)、儿童节(6月1日)、建党节(7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念日(8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中秋节(农历中秋当日,放假一天)、国庆节(10月1日,放假三天)、记者节(11月8日)。一年有多少个节日,按国际所有节日,一年有51个,包括元旦、世界湿地日、情人节、全国爱耳日、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国际妇女节、保护母亲河日、中国植树节、白色情人节、国际警察日、世界消费者权益日、世界森林日、世界睡眠日等51个节日。点击下方图片立即预测春节是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一年有多少个节日,全体公民放假的法定节假日有七个,分别是元旦、春节、清明、端午、劳动节、中秋和国庆节。全民公休节日的假期通过调整双休日来集中休假,休假时段每年由国务院发布。地方性节日、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其他特定群体的节日限于特定群体或局部地区。一年有多少个节日,节日的意义节日的意义在于它们是人类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的过程,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之中。节日一般分为自然物候节日和社会人文节日两大类,前者基于自然,是人类对自然认知与把握的结果,后者源于民间原始信仰、宗教、对某人或某件事件的纪念,或是国际组织提倡的运动指定的日子。节日不仅是日历上的标记,它们是我们共同的记忆,是我们情感的桥梁。在每一个节日里,我们用行动去证明生活的价值不在于物质的积累,而在于心灵的交流和情感的共鸣。节日的意义在于爱与被爱,在于那些无形却珍贵的情感连接。它们提醒我们不要忘了爱与被爱,学会珍惜每一个能够表达爱与被爱的机会,让生活因我们的在乎和关爱而变得更加美好。节日的本质是群体性的,即相关群体对与之密切关联的某一特定时间的纪念、缅怀、甚至崇敬、膜拜。它们表达的重要内容还有文化的、宗教的、传统的,涉及到相关政治、社会、民族构建之内的特殊群体、特殊区域或特殊传统。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已成为全家欢聚、共度此时的象征,“回家看看”成为人们“过节”的动力。节日也提醒人们从生活中醒来,在平凡的日子中体会如节日般的幸福。它们是对于麻木生活的惊醒,帮助人在种种的关系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看见自己的生命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节日是种闲暇,是种以传统文化支撑起来的珍贵的日子,之所以社会制度会以几倍的工资来补偿在节日里工作的人们,以示珍贵,还在于节日是人们内心都公认的、有默契的、关于传递爱和幸福的闲暇。

    11月05日

    2372个缘友都在看

  • 其实大家都知道一年十二个月,按照公历来说就是一到十二月的名称,但是在农历当中说法就不一样了,就像是农历一月称为正月,还有腊月和冬月,有的人就想问冬月是农历哪一个月,平时和别人聊起来也会知道,很多人都喜欢看农历的时间。冬月是农历11月,也叫“冬二月”,是固定的,又称辜月、畅月、后十月、仲冬。一年十二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的话,又称“子月”称“建子”。春节前最冷的三个月,寒月为十月;冬月为十一月;腊月为十二月。之所以有这一说到是因为冬月到代表着进入了冬天,天气会慢慢变冷。冬天季节,生气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冬,即“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后万物开始闭藏。“四立”划分四季反映了气候、物候等多方面特征。农历十一月被称为冬月主要是因为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都是在农历的十一月,所以农历十一月也就被称为冬月。进入冬月后,吹来的北风告诉大家冬天已经慢慢到来,此时草木凋零,阴气最盛,人体的新陈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状态。而古时冬至就是新年,冬月一到冬至也就快到了,之后民间也一直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随着时代的更替,冬至是年节早被人所遗忘,现在的新年是正月初一。据《史记·封禅书》载:“黄帝得宝鼎神策,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纪,终而复始。”这就是说在黄帝时便以冬至为元旦(朔旦)了,不只是“沿袭”周代(“姬家”)“建子春”,冬至曾是“年”(“岁首”“元旦”)已是由来已久,后来“冬至大如年”的由来原是因为“冬至曾是年”。

    11月05日

    224个缘友都在看

  • 人生道路上也有的人是一帆风顺的,有的人则是命运坎坷,总是遇到一些麻烦,这让人感到很头痛,要是自己是这样的命运就算了,不希望将来孩子也是这样的命运,所以想知道2022年农历五月哪天出生好,要是孩子出生在这一天,那真的很幸运。2022年农历五月十五日出生的宝宝命最好。他们属于后福无穷的人,一出生就是好命人,他们不仅在工作上有非常好的人脉,能够胜任各种困难的工作。性格温和善良,伶俐聪慧。他们只要走正道,就能获得成功,而且未来也会大有成就,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孩子会非常的孝顺,到老都能尽享儿女福。此日出生的虎宝宝命运很不错,他们能够有很好的发展。这个时间出生的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就会有好的运势,与生俱来的富贵之气,也会伴随终生。他们为人正直,工作中有坚强的意志,遇到困难都不会放弃,不管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他们能够很快的得到别人的认可。在生活和工作中他们做事干脆利落,上进心强。他们能够结识到不错的优质对象,加上天生的好命好运势再加上后天得力,他们一生好运连连,锦衣玉食,命中福运不断,旺己旺人不差钱,富贵无穷。人生的事业发展也可以得到长辈的帮助,避免许多的麻烦。他们生来就是上等命。而且在异性缘这方面他们也是非常的旺,能够遇到绝佳条件的人,不在为自己这一生所烦恼,一直都持续一个幸福的状态。晚年的时候,他们能够享受子女福,幸福安稳地度过一生。在三十一或三十五岁之后,能达到人生的高峰,取得理想的利益。

    11月05日

    182个缘友都在看

  • 很多人只是到阴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却不知道阴历五月十五是什么日子,其实这一天也是我国传统节日,只不过覆盖面并不是很广,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并且各个地方的风俗不一样,有的地方就不过这一节日。阴历五月十五是什么日子阴历五月十五是什么日子?阴历五月十五是大端午节。我们最熟悉的是五月初五端午佳节,被称为小端午,习俗包括包粽子、煮鸡蛋、挂荷包、喝雄黄豆酒等等。在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一带,端午节又分为大端午与小端午,大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在中国传统节日中,今天还是端午佳节。其实,这是南方一带比较普遍的习俗,也是五月端午的延伸。五月十五这天,迎接女儿、女婿回家,当然,还有划龙舟、投粽子、办诗会等等,称为过“大端阳”。每逢大端午,人们会举行盛大的龙舟比赛,吃粽子,摘桃子、插艾蒿、抢鸭子等等民俗活动。四川眉山是“三苏”故乡,相传苏轼结亲是在五月十五,部分人们认为大端午就起源于苏轼结亲日。还有,在屈原故乡秭归有三个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头端阳”,五月十五为“大端阳”,五月二十五为“末端阳”。这期间的重头戏包括划龙舟、投粽子、办诗会,这种热闹的节日气氛一直持续到农历五月二十五日也就是“末端阳”,前后长达20天。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阴历五月十五是什么日子之风俗1、吃粽子粽子作为祭祀用品,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但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则是在晋代,这一时期,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了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2、拴五色丝线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在端午这一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保安康。3、饮雄黄酒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古时候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4、赛龙舟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5、悬艾叶菖蒲端午节挂菖蒲是可以让那些出没的蛇虫鼠蚁绕行的。菖蒲,在民间素有“驱蚊小能手”的称号。阴历五月十五是什么日子:端午节的意义纪念屈原端午节最重要的意义之一是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致力于反抗外敌侵略并保护楚国的独立。然而,由于政治斗争的阴谋,屈原最终被流放并自尽于汨罗江。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者,人们在端午节这一天举行各种活动,以表达对屈原的敬意和追忆。驱邪祈福端午节也被视为驱邪祈福的重要时刻。据传,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制作和佩戴艾草和菖蒲,用以驱除邪恶和疫病。艾草和菖蒲被认为具有吉祥和辟邪的力量,能够保护人们免受灾害和疾病的侵扰。此外,人们还会在门口挂上五彩丝线和蒲草,以祈求平安和吉祥。赛龙舟端午节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赛龙舟。据传,屈原在自尽之后,人们划船寻找他的尸体,并投放米饭以防止鱼虾吞食。这个传说演变成了现在人们赛龙舟的习俗。龙舟是长而狭窄的船,装饰着五彩缤纷的龙头和龙尾,龙舟队员会划动桨,配合着鼓声和呐喊声,竞速划行在江河湖海中。这项活动不仅展示了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也是对屈原的纪念和怀念。粽子食用在端午节,人们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是食用粽子。粽子是用糯米和其他配料包裹在竹叶中蒸煮而成,形状像一个三角锥。各地的粽子口味各异,有咸味、甜味、香味等多种选择。据说吃粽子的习俗起源于为了防止鱼虾吞食屈原的尸体,人们将糯米包裹在竹叶中投入江中,以此来供奉他的灵魂。如今,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不可或缺的美食之一,人们通过分享和品尝粽子,共同感受节日的喜庆和团聚的氛围。

    11月05日

    352个缘友都在看

  • 正月里好像每天都是很好的节日,虽然正月初九的时候大部分人已经上班了,但是并不影响风俗习惯,该遵守的还是会去遵守,所以得先知道正月初九什么日子好吗。要是连农历正月初九是什么日子都不知道,更不知道要怎么过了。正月初九天公生。这天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诞辰,天公就是玉皇大帝,是主宰三界最高的神,代表至高无上的天。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九是所有数字中最大的一个,所以正月初九据神话传说是玉皇大帝的生日,称为“天公生”,所以天公生日这一天,人们会在这天祭拜天公,燃放鞭炮,向天公爷磕头作揖,希望天公保佑保佑家人平安健康、风调雨顺。正月初九是各路神仙给玉皇大帝祝寿的日子,所以这天是个比较吉利的好日子,因此民间有“七不出,八不归,初九办事一大堆”的说法,也就是说初九这天办事会得到老天的眷顾,因此办事特别顺利,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正月初九这一天,很多地方会做红龟粿祭祀玉皇大帝,红龟粿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传统糕点,糯米粉、水、红曲粉揉匀成团,裹入豆沙或芝麻馅,然后压在模具中,敲几下扣入笼屉,垫上香蕉叶蒸制而成,吃起来口感软糯香甜!红龟粿的外形呈圆形,代表着吉祥如意,红色象征大吉大利,而龟状是长寿的象征。初九吃红龟粿祈祷新的一年里福禄运势旺。祭拜公的仪式,相当隆重,在正厅天公炉下摆设祭坛,一般都是用长板凳或矮凳先置金纸再迭高八仙桌为「顶桌」,桌前并系上吉祥图案的桌围,后面另设“下桌”。“顶桌”供奉用彩色纸制成的神座(象征天公的宝座),前面中央为香炉,炉前有扎红纸面线三束及清茶三杯,炉旁为烛台;其后排列五果(柑、橘、苹果、香蕉、甘蔗等水果)、六斋(金针、木耳、香菇、菜心、菀豆、绿豆等)祭祀玉皇大帝;下桌供奉五牲(鸡、鸭、鱼、卵、猪肉或猪肚、猪肝)、甜料(生仁、米枣、糕仔等)、红龟粿(像龟形,外染红色,打龟甲印,以象征人之长寿)等祭玉皇大帝的从神。

    11月05日

    211个缘友都在看

  • 乞巧节这个名称知道的人可能不多,只不过换个称呼大家就都懂得了,其实就是现在大家都爱过的七夕,很多人都把七夕节当情人节过,其实在古代乞巧节并不是情人节,不过想过的人得先知道乞巧节是几月几日农历才可以。乞巧节是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乞巧节又被称为七巧节、七夕节,七姐节、女儿节,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乞巧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在过去是比较重视这个节日的,妇女会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所有叫乞巧节,而后来变成了七夕节。据说,七姐是天上的织布能手,旧时代妇女向七姐“乞巧”,乞求她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其实,所谓“乞巧”不过是“斗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地汉族民间的乞巧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那个时候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而后来变成了七夕节,来象征了中国牛郎织女的伟大的爱情,后来经过演变,乞巧节变成了中国情人节。在这里一天情侣们会彼此表达爱意。乞巧节既是拜祭七姐的节日,也是爱情的节日,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七夕的“牛郎织女”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时代人们将天文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理来说,称作“分野”。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

    11月05日

    228个缘友都在看

老黄历

更多
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
25
农历二零二五年 三月廿八
乙巳蛇 庚辰龙 甲子鼠 甲戌狗

今日生肖:

今日星座:金牛座

2022年
12月

老黄历吉日查询

更多
7天内
  • 7天内
  • 15天内
  • 30天内
  • 60天内
  • 90天内
移徙
  • 移徙
  • 嫁娶
  • 开市
  • 祈福
  • 求嗣
  • 出行
  • 安床
  • 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