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乐> 老黄历> 民族文化
  • 在人们群体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习惯,一直传承下来的风俗就是习俗,这里面代表的就是传统文化的继承。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其实少数民族有55个,虽然看起来好像很多的样子,其实少数民族人数并不多,一起来了解少数民族文化。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习俗差异更加显着,有些民族由于地域和经济从业的不同。单以婚俗为例,有彝族的“背新娘”,傣族的“拴线礼”,满族的下茶、插车、坐帐,哈萨克族的摔跤、叼羊、姑娘追,婚礼上的对歌,蒙古族迎新举办茶会,布朗族以花为媒。根据个人生命发展而定期出现的习俗,包括生育、生日、成年、婚姻和丧葬等活动形式。例如,侗家的“姑舅表亲”、“行歌坐月”;水家的“爱情树”;茶山瑶十二三岁的男孩和女孩由父母为他们举行的成年礼等。我国南方许多民族的歌节,如壮族的三月三、布依族的查白歌节、京族的哈节;另外如西北地区回族、土族、撒拉族的花儿会;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喇嘛教)及小乘佛教的许多节日,动辄就有上万人群集活动。

    11月10日

    667个缘友都在看

  • 在我国有很多宗教信仰,而去庙里祈求的人特别多,根据文化差异也会有很多不同的庙出现。有的人也不知道娘娘庙供奉的是谁,还是会去娘娘庙中拜一拜,不过娘娘庙是求什么的一定要清楚,否则很难实现你的所求。娘娘庙供奉的是云霄、琼霄、碧霄三位娘娘。云霄,指的是云彩。琼霄,指的是琼,指的是红色的玉石,所以是红色,而碧霄,则是绿色。传说中,他们在碣石山的碧霞殿中,汲取天地之力,吸纳日月之精,成就大道。是道教神话传说中的三位仙女,她们的义兄是财神爷赵公明。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是祭祀三位娘娘的日子。后来,随着岁月的变迁,这一天,慢慢演变成“许愿求子、拴娃娃、偷小鞋”等带有母系社会女神崇拜色彩的民俗活动和地方性信仰。从前信士求儿女,都要拜三霄娘娘所以现也有人称三霄娘娘为送子娘娘或送子奶奶。现今紫霄宫父母殿内供奉有三霄娘娘。头戴饰宝凤冠,身着华丽服饰,面容丰润慈祥,各持宝物,文雅端坐。点击下方图片立即预测另外,民间传说的碧霞元君更神通广大,能保佑农耕、经商、旅行、婚姻,能疗病救人,尤其能使妇女生子,儿童无恙。故旧时妇女信仰碧霞元君特别虔诚,在各地建有许多“娘娘庙”,并常在左右配祀送子娘娘、催生娘娘、眼光娘娘、天花娘娘等四位娘娘。娘娘庙最主要的心愿是求子,也可保护儿童,赐福免灾。在中国的北部,人们对毕夏袁俊有很大的信仰,信徒们把它作为对上帝的服务并为它祈祷。讲述泰山娘娘腔精神痕迹的《泰山娘娘宝卷》,在民间广为宣传,宗教也被视为该教派的经书,列入道藏。

    11月05日

    389个缘友都在看

  • 五十六个民族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没几个,其中就有包括维吾尔族,所以就想多看看维吾尔族的风俗简介,对这个名族的文化充满了兴趣。并且对这个名族的由来也很好奇,因此维吾尔族的历史简介就很适合你,对发展史有详细的介绍。维吾尔族的风俗简介待客习俗,维吾尔族是一个十分热情而又好客的民族,路遇长者要站到道旁,手放胸口鞠躬让长者先行。当行路人无处进餐和住宿时,只要说明来意,主人虽不相识,也会殷勤招待。每当友人来到维吾尔族朋友家里作客时,都会受到热情的招待。遇到夏季,主人还要拿出各种水果及西瓜、甜瓜来招待。在招待喝茶时,从来不用过夜茶和剩茶,而是重新烧茶。条件好的人家还用大碗奶茶招待客人,并喜欢把馕掰成小块放在茶碗里,让客人吃好喝好。喝过茶之后,维吾尔人还要做饭食来招待客人。维吾尔族婚俗。青年男女婚姻自由,婚礼隆重热烈。维吾尔族丧葬:实行土葬。人死后净身并用白布裹身,用移尸木匣抬到墓地入葬。节日有肉孜节(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等。饮食风俗:维吾尔族的饮食以面食、羊肉、奶制品为主,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烤馕、烤包子、拌面、馓子、烤全羊、手抓羊肉等,具有伊斯兰特征。维吾尔族的历史简介维吾尔族是一个多源民族,最主要的来源有两支:一支是来自蒙古草原的回纥(hé)人,另一支是南疆绿洲上的土著居民。这两部分人于公元840年大规模汇合,至16世纪初完全融合完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维吾尔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优秀的文化,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

    11月05日

    287个缘友都在看

  • 一般来说只有传统节日才会有假期,不过很多民族本身的节日也很多,其中也有比较隆重的节日,像是火把节有的地区就会放假,是非常重视这个节日的,所以要看清楚西昌火把节是几月几号2022,并且需要知道西昌火把节在哪里举行才行。西昌火把节一般于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历时三天。2022年的火把节是在2022年7月22日,农历六月廿四,星期五,由中共西昌市委、西昌市人民政府主办,在西昌市隆重举行。火把节自汉唐起,已沿袭一千多年,是彝族人民特有的传统佳节,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民族特色最浓郁。火把节主要是云贵川等地的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各个民族的火把节时间也是不同的,比如彝族、纳西族、基诺族是农历六月二十四,白族是农历六月二十五,拉祜族是农历六月二十。整个节日持续两到三天,节日期间人们会点燃火把,并举行斗牛、赛马、摔跤等各项活动。火把节是中国首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是中国十大民俗节日和四川十大名节,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2010年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审批项目”。火把节是凉山彝族一年一度传统的重大祭祀性节日。但最初不过是彝族先民用打火把来驱虫辟邪、企盼丰收的民间习俗。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进程中,这种习俗逐步演变成今天的民间文化体育节日。在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大小凉山,关于火把节由来的传说很多。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的是彝族英雄斗败天神恶魔,团结民众与邪恶和灾害抗争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六个太阳和七个月亮,白天有烈日的暴晒,晚上有强光照耀,土地荒芜,妖魔横行,世间万物面临着灭顶之灾。就在这个时刻,彝族英雄支格阿龙射死了灼热的五个太阳和六个月亮,驯服了剩下的最后一个太阳和最后一个月亮,治服了肆虐的洪水,消灭了残害人间的各种妖魔。

    11月04日

    502个缘友都在看

  • 大家感到很奇怪,不知道为什么有时候看农历日期会出现闰月的情况,不过并不是每一年都有闰月,很多人就想知道2022年闰几月农历,不过确实没有2022年阴历年闰几月的情况发生,只能代表今年没有,但以后还是会有的。2022年是平年,共365天,这一年并没有闰月,所以在这一年也是没有闰几月的说法。闰月的作用是为了防止汉历年月与回归年及四季脱节,下一次闰月将在2023年闰二月,于是明年的除夕也会提前10天,1月21号除夕,1月22号春节。2022年虎年是平年并无闰月。农历的历月是以朔望月为依据的。朔望月的时间是29.5天,12个朔望月时间是354天。较阳历的回归年相差11天左右,这样每隔三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一个月。为了把多余的日数消除,每隔三年要加一个月,这就是农历的闰月。有了闰月的一年叫闰年,所以农历的闰年就有13个月。一般都是以这样的规律计算闰月的,“三年两不闰,三年两头闰”,即间隔三年一次闰月,连着三次或两次以后,那么,接下来就只能间隔两年后又要来一次闰月了,这个推算也是根据月亮的公转时间而推算的。闰月只在我国的农历出现。农历是阴阳历,所以要兼顾月亮和太阳与地球之前的活动规律。由于每个月都要保证十五或者十六是满月,所以每个月大约是29.5天。一般农历一年12个月就只有355天。所以每两到三年左右要加一个月,使得农历年与公历年的长期平均长度一致,大约是365.2425天。

    11月04日

    212个缘友都在看

老黄历

更多
2025年11月04日 星期二
4
农历二零二五年 九月十五
乙巳蛇 丙戌狗 丁丑牛 癸卯兔

今日生肖:

今日星座:天蝎座

2022年
12月

老黄历吉日查询

更多
7天内
  • 7天内
  • 15天内
  • 30天内
  • 60天内
  • 90天内
移徙
  • 移徙
  • 嫁娶
  • 开市
  • 祈福
  • 求嗣
  • 出行
  • 安床
  • 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