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与心理因素有关 梦游心理学解释
- 时间:2023-07-24
- 来源:1212周公解梦
其实梦游与心理因素有关,人们常说的梦游症,在医学中被称为“睡行症”。它指的是在睡眠过程中仍未清醒而起床行走或进行一些简单活动的睡眠与清醒混合状态。
有时我们身边会出现这种情况:在熟睡中的人突然转为紧张恐惧状态,双目圆睁、面色通红、心搏加速、四肢乱动,甚至从床上坐起嚎啕大哭或高声求救。
片刻之后,他们又自行入睡,第二天早上却无法回忆起这些经历。若在发作时将其唤醒,他们可能会追忆起自己的噩梦。这种情况被称为梦魇,儿童中更为常见。而成人在疲劳或焦虑后也偶尔会出现梦魇,从梦魇本身来看,并非病态,只是在异相睡眠期做了恶梦而已。
有些人在睡眠中突然起床,穿衣戴鞋,翻弄物品,甚至走到户外。多数人在数分钟后又会自行回到床上重新入睡,事后却无法回忆。若在回到床前将其唤醒,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为何会有那些行为,这种情况被称为梦游。
通常人们对梦游现象存在许多误解,以为梦游者会像瞎子一样四处乱撞,实际上梦游者的眼睛是半开或者全睁的,走路姿势与平时一样。常人还以为梦游者胆子很大,敢做惊险恐怖的动作,实际上梦游与心理因素有关,梦游者很少做越出常规的事情,梦游时也很少发动攻击行为。
当然,梦游者由于注意力分散有时也可能跌倒受伤。还有人误以为随便去喊醒梦游者会吓疯他们。实际上,梦游者很难被唤醒,即使唤醒了也不会发疯,只是感到迷惑不解罢了。有人认为梦游其实是在做梦。
世界梦游冠军是一位印度人,名叫潘迪特·兰姆拉哈,他在睡眠中走了16英里的危险道路,却没有意识到离开了自己的床。现已证实,梦游与心理因素有关,如内疚、烦恼、神经紧张以及其他情绪冲动有关。
梦游症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到成人后逐渐减少。一些癫痫患者常常存在梦游,他们无法回忆梦游的行为,可能会引发严重的不良后果。约1%到6%的儿童偶尔出现梦游现象,如果算上仅出现一次梦游的儿童,梦游的发生率约为25%。一般来说,儿童梦游不算严重的问题。相比之下,成人梦游则较为罕见,但如果成年人经常梦游,应该就医寻求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