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不少人对此仍有疑问。本栏目提供中国传统日子介绍大全,助你了解传统节日习俗,这些古老传统节日,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易理术数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
-
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在这漫长的时间里,除了被人所熟悉的几个节日外,很多节日都逐渐走向没落。就像是清明节大家都知道,但是寒食节又有哪些人知晓,也许都不知道寒食节的来历,接下来就揭晓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古代的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介子推,人人尊敬和怀念介之推,因为介之推是被火烧死的,逢寒食节当日要禁烟火,只吃冷食,因此而得名,同时寒食节也是祭祀先祖的日子,也是我国唯一一个以饮食习俗命名的节日。介子推曾跟随晋文公重耳在外流亡列国,还救过晋文公的命。重耳当上晋国国君在封赏随从流亡的功臣时,晋文公却惟独忘掉了介子推。晋文公派人去请,可他始终不肯相见,于是下令烧山逼介子推下山。不料,大火过后,人们发现介子推竟然与老母一起,抱着大树被烧死。晋文公极为愧疚痛悔,大哭之后,遂下令将介子推厚葬又将其遇难之日定为寒食节,全国严禁举火,无论何人——律不准吃热的食物,以示对介子推的悼念之意。
11月10日
349个缘友都在看
-
端午节马上就要到来,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也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可享受三天小长假。端午节起源于中国,但是端午节的由来有好几种说法,最为广泛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而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也带你了解一下。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的由来在历史上比较具备故事性,据说,秦国攻破楚国京城,屈原深感绝望,投汨罗江后,楚国人民非常悲伤,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有人将雄黄酒倒进江里,为了药晕蛟龙水兽们,所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的就是纪念屈原。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民间还有一些传说,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东汉时期投河救父的孝女曹娥等。迎涛神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重五节。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的习俗非常多,不单单有吃粽子、挂菖蒲、艾草这些,在中国的很多地方,端午节还需要吃咸蛋、喝雄黄酒、佩香囊、戴五彩绳,取一个辟邪驱鬼、开运讨彩的意思。不仅如此,还有很多地区在端午节当天会举办隆重的水上赛龙舟等大型活动。
11月10日
323个缘友都在看
-
都听过一句俗语:腊七腊八,冻死寒鸦。也就是说这两天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就连最耐寒的寒鸦都有可能被冻死。而腊八正是我们传统的节日腊八节,在这一天里有的人会喝腊八粥,有的人会吃腊八面,一起看看腊八节的意义。腊八节的寓意是祈福、祈求丰收、祭祀先祖等。传说,喝了这种粥以后,就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并且早晨喝一碗腊八粥,整个冬天都不会冻手脚。“腊八”本为佛教节日,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腊八是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
11月10日
389个缘友都在看
-
正月里有很重要的节日,那就是春节的到来,农历新年中的第一个月就是正月,但是在阳历中只听过一月二月,都是用数字代表月份,所以有的人都没停过正月,跟别说知道正月是农历几月,这个月是最热闹的一个月,一定要了解。正月是农历一月,是一年的开始,春正所在的月份即正月。正月的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况正好是春节的开始,又称孟春、端月、开岁等。正月处于北方的农闲季节,而在正月中的规矩也是非常的多,也是庆祝新年到来的一个月。在古代正月一开始并不是指夏历一年的第一个月,在夏历以建寅之月为正月,殷历以建丑之月为正月,周历以建子之月为正月。自汉武帝以来仅指夏历一年的第一个月。《春秋·隐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杜预注:“隐公之始年,周王之正月也。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是汉族和汉字文化圈国家的传统春节。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
11月10日
354个缘友都在看
-
树充满了灵性,但是人们为了能够建设城市,砍伐的树木真的不少,而一棵树从种子开始要生长很久。当荒漠化和雾霾等天气危害出现,人们开始重视环境,开始植树造林保护环境,而一年当中就有植树节,一起看看植树节是几月几日。植树节是每年的3月12日,植树节是为了保护倡导人民种植树木,鼓励人民爱护树木,提醒人民重视树木。1915年开始设立的,最初植树节的时间为每年的清明节,新中国成立后的1979年,在邓小平的提议下,每年的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日。植树造林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可以预防水土流失、保护农田、促进经济发展以及美化家园等作用,为了保护林业资源以及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世界很多国家都设立了植树节,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近代植树节则最早由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发起。19世纪以前,内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原,树木稀少,黄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国着名农学家朱利叶斯·斯特林·莫尔顿提议在内布拉斯加州规定植树节,动员人民有计划地植树造林。
11月10日
339个缘友都在看
-
腊八节就是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古代称为“腊日”,都进入农历十二月了,就代表离春节不远了,就当是快过年的小“庆祝”。腊八节的习俗各有不同,但是相同的是祈求丰收和吉祥,在农历十二月的时候看看腊八节的风俗有哪些吧。腊八本来就是祭祀的日子。从先秦开始就有祭祀祖先、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的习俗,一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这样的习俗。而且,腊八节还是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佛教习惯在这天祭佛,是佛教徒的节日。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另外,腊八节的风俗还有吃冰,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泡制腊八蒜,在中国北方地区有在腊八这天用醋泡大蒜的习俗。制腊八豆腐,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吃腊八面,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11月10日
367个缘友都在看
-
寒食节和清明节的关系,小时候有听长辈说起寒食节,每到清明节的时候就有人提到寒食节,由于这一天要吃寒食,所以给人留下比较深的映像。清明节和寒食节两个节日离的很近,让人不禁想到这两个节日是否有关系,接下来揭晓寒食节和清明节的关系。 寒食节和清明节的关系寒食节和清明节的关系是什么呢?寒食节和清明节并没有什么联系,都不是一个节日,只是因为这两个节日相隔的时间比较近被混为一谈,导致很多人可能会将寒食节和清明节混淆。寒食节禁烟火,只吃冷食,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久而久之,寒食节名称逐渐被清明节替代。寒食节和清明节的关系是什么,早期寒食节和清明节之间的特殊联系对于清明节有着极大的影响。到唐代时,寒食节与清明节还都是相连的,两者共同构成当时全国性的大节日。到了宋代,节俗重心开始发生倾斜,原本属于寒食节俗的扫墓之俗转移到了清明节的身上。寒食节和清明节的关系是什么,这时清明节的地位就得到了质的提升,一跃成为中国传统的大节日之一,寒食节的节俗也渐渐融入到了清明节之中。但我们也应当看到,正是因为有了寒食节为清明节提供的诸多文化基础,清明节才能在今后的发展中后来居上。 寒食节和清明节的由来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举行。它既是一个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清明节最初是用来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的。相传,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投江自尽以示抗议时弊,人们为了纪念他,便设立了清明节。清明节的习俗包括祭扫祖先和扫墓,人们会前往祖先坟墓或墓地,祭拜祖先,清理墓地,献上鲜花、食品和纸钱。这是一种尊重祖先和传统的表达方式。此外,人们还会踏青赏春、春游郊外,促进身心健康。此时,一些地方也会举行龙船比赛、踩高跷等传统文化活动。寒食节:寒食节是在清明节之前的一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4月4日,也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爱国诗人—介子推。介子推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他在鲁襄公被晋国围攻的时候,因为担心饭食可能被敌军抢去,他主动舍弃了饭食,用冷食以示节俭。这个故事流传后来便成为了寒食节的由来。在寒食节这一天,人们会冷食或者少食,以纪念介子推的节俭精神。同时也会进行一些体育活动,如踏青、赛马等,以增进体魄,庆祝春天的到来。在一些地方,还有悬挂艾草、打树花、放风筝等习俗。 寒食节和清明节的风俗吃寒食:上文说到,寒食节其实并不是清明节,只因时间接近,又因寒食节在民间需要禁火和扫墓,跟清明节传统习俗相仿,寒食便顺理成章的成为清明的别称,而吃寒食也变成为清明节的习俗。吃寒食起源于介子推被烧死的故事。相传春秋时代,介子推追随晋文公重耳亡命天涯,期间曾忍痛割肉给重耳食用充饥,在重耳归国论功行赏之时,没有提到介子推。于是介子推愤懑之下归隐山林,后悔的晋文公前去呼喊却不曾叫出介子推,便想到烧山毁林的方法逼迫介子推出来,但没想到介子推宁愿被烧死也不出来,最终介子推在大火中灰飞烟灭,晋文公为悼念介子推,便下令断火吃冷饭,后相沿成俗。农桑:在中国二十四节气中,只有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既然作为节气出现,所以就跟农时有着关联。唐末《四时纂要》中有云:“清明之日,修蚕具蚕室,宜蚕。”课件当时被认为清明是预祝蚕室的吉时,直到明清时期“暖蚕种”“祀蚕姑”依旧是清明节的农桑习俗。嘉靖安徽《石埭(dài)县志》为证,有“妇女制米茧祀蚕姑以祈蚕”之俗。改火:改火这一习俗想必大家并不熟悉,在古代清明节有着改火的习俗,因为古人觉得用旧火烹饪不利于人的健康,所以要进行改火。唐代诗人韩翃(hóng)有诗云:“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该诗已表明清明节这天,应该重新改火了。改火最早源于燧人氏的钻木取火,到了唐代,火石、火镰的取火技术已然代替了钻木取火,但是到了清明节这一天,钻木取火又被提及,也成为改火的重要过程。当日改火成功的小朋友会被皇室赏赐布匹和金碗。时至今日,改火这一传统风俗随着社会和技术的发展,已经不再适合当下时代了,也成为难以传承的风俗。墓祭:墓祭起源于春秋战国之际,《孟子》中讲到有一个齐国人,来到临淄的东郭以外墓祭区讨要酒肉的故事,由此可见,时下的人们经常会用酒肉等贡品祭祀冢墓,所以墓祭已经成为当时的习俗。到了清代,墓祭已成为清明节最主要的活动。为祖先坟墓除草、添土、挂纸、摆祭品、焚纸钱的习俗一直沿用至今,以表对死者的哀思之情。而还有个习俗就是对先年或当年新亡故的人,扫墓时间要安排在春社日(按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即:二月初二前后)前或当天进行。春游和娱乐:《荆楚岁时记》有记载清明节期间有斗鸡、打球、荡秋千、施钩等娱乐游戏。何为施钩?《荆楚岁时记》对其进行了说明,简单来说就是用吸水绳子相互连接成为缆绳,之后鸣鼓为号,两端紧绷。是不是很熟悉,料想这就应该是现代的拔河游戏吧,侧面可证明拔河起源于楚地。当时的施钩游戏有祈求丰收之意。再说秋千游戏,相传秋千是汉武帝后宫休息是的游戏,本名为千秋,寓意千秋万代,后变为秋千。因秋千荡高的竞技,又有高升之意。唐代诗人韦庄有诗云:“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三月天。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缭乱送秋千。”真的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趣盎然。
11月10日
404个缘友都在看
-
很多人对上元节这个节日感到很陌生,其实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其中就包括今天要说的上元节,实际上上元节有很多叫法,如果听到别的叫法也许你就会很熟悉,这一天非常热闹,一起看看上元节是什么节日。实际上上元节就是元宵节,这是一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日,上元节一般也会有晚会,还有吃元宵,闹花灯,玩社火,舞龙狮等庆祝活动,而且很多的大的城市还会有灯会热闹辉煌。这是一年的开始,第一个月亮最圆的一天,所以叫上元节。元宵节习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在唐代上元节是个大节,它和道教息息相关,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因为唐朝以道教为国教,所以这一天大家会张灯结彩,以示对上天的感恩。朝廷会连放三天假期,以示庆祝。
11月10日
412个缘友都在看
-
一提到端午节大家都知道吃粽子,到快要来临之际,各大地区的超市、商场都已经提前通知你,开始进行端午节的促销活动。端午节每年都过,除了只要可以吃粽子外,对端午节一无所知,连端午节什么时候都不知道,接下来揭晓端午节是几月几日。端午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叫做“端阳节”或者是“端五节”。“端”字即“开端”,“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五月正是仲夏时节,在古代先民看来五月是恶月,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送离五瘟神,驱除瘟疫的节日。以前端午节的原名应该是“端五”后来在唐玄宗时期,因为唐玄宗是农历八月初五这天生的,为了避讳就将端五的“五”改成了现在中午的“午”了,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因为两个五凑在一起,端午节也称为重午节。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屈平,字原,屈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11月10日
428个缘友都在看
-
腊八节这天大家都知道要吃腊八粥,这个习俗是大部分地区比较流行的,一直以来腊八节都是我国腊月最重要的节日之一。由于腊八节和每年的春节都很接近,所以大家就更期待腊八节的到来,接下来讲解腊八节是几月几号。腊八节是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在这一天里,家家户户除了吃腊八粥之外,还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具体日期并不固定,2021年腊八节为阳历1月20日。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腊八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早在上古时期起,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吉祥。后来随着佛家的传入,佛教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遂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
11月10日
595个缘友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