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乐> 老黄历> 二十四节气
24节气分别是什么?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代表了农耕的日期。二十四节气的风俗和由来很简单,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24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
  • 大家比较熟悉的农历月份是腊月,指的就是农历十二月份,但是还会听说别的月份的名称,其实也常常听到冬月这个词,并且在寒冬腊月里也有这个冬月,也就说明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月份之一,接下来揭晓冬月是农历几月份。农历十一月被称为冬月,又称辜月、畅月、后十月、仲冬。因为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都是在农历的十一月,如果运行出现误差,则运用闰月的设置来进行调整,所以农历十一月也就被称为冬月。一年十二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的话,又称“子月”称“建子”。进入冬月后,吹来的北风告诉大家冬天已经慢慢到来,此时草木凋零,阴气最盛,人体的新陈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状态。暴露在冷空气中的身体因血液循环变差后,很容易受到寒冷伤害,所以此时就要选择合适的手套、口罩以及围巾等加以保护,防止发生冻疮或冻伤。据《封禅书》载:“黄帝得宝鼎神策,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纪,终而复始。”这就是说在黄帝时便以冬至为元旦了,不只是“沿袭”周代“建子春”,冬至曾是“年”(“岁首”“元旦”)已是由来已久,后来“冬至大如年”的由来原是因为“冬至曾是年”。

    11月11日

    343个缘友都在看

  • 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重要的节气,这一天是全年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日子,也是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冬至都不确定,有时候是12月21日有时候是12月22日,冬至习俗有很多,一起了解下冬至吃什么吧。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冬至到吃饺子几乎是家家户户的传统了。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有些老人会在冬至这一天去老家上上坟。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冬至吃汤圆,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他们在家宴上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各大超市商场等饺子卖的都很“俏”。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为什么冬至这天要吃饺子呢。据说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11月10日

    355个缘友都在看

  •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看名字完全看不出来,大寒节气其实是冬天的终结者。大寒是离春节最近的一个节气,所以有些地方也会很重视,给人们带来了热闹的过节气氛,而大寒节气的含义以下进行讲解,还告诉你大寒吃什么。大寒节气的含义大寒是反映气温升降过程和程度的一个节气。此时气温到达了全年的最低值,大寒比小寒更冷,意味着进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也意味着这一年即将结束。正所谓“冬去春来”,迎接着大寒的是新一年的节气的轮回。大寒吃什么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饭驱寒是传统习俗。民间认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认为糯米有补中益气之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红枣味甘性温,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而人体血液中缺铁会怕冷,因此冬季手脚冰凉的女性可多吃红枣,增加铁的摄入可以提高身体耐寒能力,还能补气血。羊肉性味甘温,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钙、磷、铁等营养成分,有暖中补虚、开胃健脾、益肾养肝、御寒祛湿之功效,历来被用作冬季御寒和进补壮阳的佳品。

    11月10日

    343个缘友都在看

  •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历史的积淀,能够比较准确的反映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上的气候变化。二十四节气能够指导农业生产不误时节,可谓是非常重要的节气,把一年分成十二四段,而二十四节气的来历一起来了解下吧。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在商时已出现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名称,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完全确立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将每年日影最长定为“日至”(又称日长至、长至、冬至),日影最短为“日短至”(又称短至、夏至)。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便定为“春分”和“秋分”。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干支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于上古时代便确立。汉代吸收了二十四节气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据说是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对于中国其它地区来说,同一节气所描绘的情况可能有很大不同。

    11月10日

    617个缘友都在看

  • 二十四节气中有个节气叫大寒,很多人认为这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大寒节气只不过是一年当中最后一个节气。但是正处腊月,所以还是要做好御寒保暖,否则很容易感冒,具体大寒是几月几日,让我们一探究竟。今年的大寒节气是公历2021年1月20日,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在起居方面仍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今年的大寒节气和腊八节重合了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晚起是为养阴气。小寒之后过15天就是大寒,也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虽然寒冷,但因为已近春天,所以不会像大雪到冬至期间那样酷寒。这时节,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在大寒节气中,要防止冷辐射对身体的伤害。具体措施是远离过冷的墙壁和其他物体,睡觉时至少要离开墙壁50厘米以上。如果墙壁与室内温度相差超过5℃,墙壁常出现潮湿甚至有小水珠形成,此时可在墙壁前置放木板或泡沫塑料,以阻断和减轻负辐射。

    11月10日

    350个缘友都在看

  •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就是春季开始的时候,都说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可见春天对人们来说非常重要,而立春到了就意味着春天的脚步来了,可以告别冬天的寒冷,准备来年的生计,接下来为你介绍立春的习俗,立春是几月几日。立春的习俗早在汉代就有立春吃生菜迎春的习俗。自古以来,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告诉我们,民以食为天。魏晋时期,人们用五种味道辛辣的蔬菜组成“五辛盘”来“咬春”,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为的是迎接新一年的春天,取一个崭新开始的好兆头。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浙江地区迎春牛有其特点。迎春牛时,依次向春牛叩头。拜毕,百姓一拥而上,将春牛弄碎,抢春牛泥土回家,撒在牛栏内。由此看出,鞭春牛还是一种繁殖巫术,即经过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栏内就可以促进牛的繁殖。2021年立春是公历2021年2月3日,而农历还处于2020年腊月二十二。

    11月10日

    290个缘友都在看

  • 冬至是我国的节气同时又是我们的传统节日,是冬天的第三个节气,俗称“冬节”、“长至节”等。这一天北半球的白天会变短,夜晚会变长,很多地方的冬至大如年,但是每年的冬至时间都不一样,一起看看冬至是几月几日,哪天是冬至。2021冬至是12月21日开始,农历时间是冬月十八,星期二。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每年公历12月21-23日左右,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即为冬至节气。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冬至又名‘一阳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过了冬,长一针”,“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从冬至开始,阳光直射位置向北移动,白昼逐渐延长,平均每天增长白昼时间为90秒以上,也就是1分三十秒。在中国南方沿海部分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11月10日

    519个缘友都在看

  • 二十四节气有哪些呢?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一年时间内各个气候、时令等变化。二十几四节气是中国人的世界观,依据斗转星移制定,现代的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所以二十四节气有哪些?二十四节气有哪些,二十四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的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每个月有两个节气。点击下方图片立即预测直接反映热量状况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它们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暑的程度以及暑热即将过去等都很确切。直接反映降水现象的有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在二十四节气里,“节”指的是一年中的一个节段,是一段时间的表示;而“气”则指的是气候,是天气变化的概述。是古人根据每个阶段内特有的气候或物候现象、农事活动定出的名称。两个字合起来就是指一年当中某个阶段的天气变化。1、立春:立春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其含意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2、雨水:雨水是二十四个节气的第二个节气,这时春风遍吹,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3、惊蛰:惊蛰表示“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起来,这个时期过冬的虫排卵也要开始孵化。4、春分:春分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所以叫春分。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开始。5、清明:清明时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始发新枝芽,万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从前,在清明节这一天,有些人家在门口插上杨柳条,还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6、谷雨:谷雨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由于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所以谷雨就是“雨生百谷”。谚云“谷雨前后,种瓜种豆”。7、立夏:立夏是夏季的开始,从此进入夏天,万物旺盛大。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最重要节气。8、小满: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9、芒种:芒种时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过了这个时候再种有芒和作物就不好成熟了。同时,“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麦、大麦等,“种”指种子。10、夏至:夏至时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阳最高。此时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11、小暑:小暑时天气已经很热了,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此时,已是初伏前后。12、大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勤二伏前后,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经常出现40℃高温天气。13、立秋:立秋指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14、处暑:处暑时夏季火热已经到头了,暑气就要散了,是温度下降的一个转折点,是气候变凉的象征,表示暑天终止。15、白露:白露时天气转凉,地面水汽结露。16、秋分:秋分这一天同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17、寒露: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日多且气温更低了。18、霜降:立降时天气已冷,开始有霜冻了,所以叫霜降。19、立冬:立冬是冬季的开始,冬作为终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作物收割之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20、小雪:小雪气温下降,开始降雪,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节,所以叫小雪。21、大雪:大雪前后,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而北方,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了。22、冬至: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23、小寒:小寒后,开始进入寒冷季节。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24、大寒:大寒就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前后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正值三九刚过,四九之初。

    11月10日

    628个缘友都在看

  • 谷雨节气的特点和风俗都有哪些?很多人对于二十四节气是比较了解的,因为二十四节气对于我们的生活还有植物来说都具有较大的作用,节气的存在往往也是提醒人们季节的更替,那么谷雨节气的特点和风俗都有哪些?谷雨的天气最主要的特点多雨,有利于谷物生长。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田中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所以又有“春雨贵如油”的美誉。古人说“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谷雨时节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极为重要。“谷雨”一般预示着降雨增加,但并不是指“谷雨”这天下雨,而是指在“谷雨”节气前后,降雨概率较大。祭海神谷雨时节,百鱼进入浅滩,而且海水开始回暖,这个时候正当是捕鱼的好时节,所以渔民们为了使得能够出海平安,也为了获得更多的收成,于是就会在谷雨这天举办祭海的活动。祭海主要是祈求海神的保佑,让出海的渔民能够出海平平安安,同时也能够捕获到大量的鱼。吃春谷雨前后,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故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人们把春天采摘、食用香椿说成是“吃春”。香椿一般分为紫椿芽、绿椿芽,尤以紫椿芽最佳。鲜椿芽中含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和大量的维生素C,其叶、芽、根、皮和果实均可入药,具有健胃理气,止泻润肤等多种功效。赏花谷雨前后也是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称为“谷雨花”。“谷雨三朝看牡丹”,赏牡丹成为人们闲暇重要的娱乐活动。至今,山东、河南、四川等地还于谷雨时节举行牡丹花会,供人们游乐聚会。

    11月09日

    279个缘友都在看

  • 小满的寓意和象征是什么意思?因为小满这个节气,会是天气变化较大的时候,大家也不知道这个节气的到来代表什么,要是能够提前知道,也能早点做好相应的准备,其实这主要和小满的寓意和象征有关系,了解了就知道小满存在的意义。想要知道你的流年运势如何,点击下方图片链接,看看流年运势吧。    小满的寓意和象征小满的寓意和象征:小满的寓意有两层,一是说小满节气期间暴雨增多,降水频繁,二是北方地区小麦的饱满度。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小满中的满是指雨水之盈,小满时节雨量大,江河至此小得盈满。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小满的寓意和象征:小满象征着一种刚刚好的状态,小满节气时麦类等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只是小满,还未完全饱满,象征着将熟未熟、将满未满,一切都是刚刚好的状态。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太多太过都不好,一切达到极致后必然走下坡路,小满,将满未满,一切恰到好处。我国古代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是说小满节气中,苦菜已经枝叶繁茂;而喜阴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此时麦子开始成熟。小满的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农家从庄稼的小满里憧憬着夏收的殷实。每年阳历5月20日至22日左右,我们将迎来小满节气。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八个节气。“斗指甲为小满,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故名也”。这是说从小满开始,北方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渐见饱满,但尚未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小满的寓意和象征:小满是一种节气,还是一个寓意特别好的节气。古人云:“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意味着自然万物还有向上生长的空间,生命也是如此。顺势而为,把握好尺度,身体将获得新的能量。小满的谚语有哪些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小满不满,芒种不管。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无水洗碗。小满不下,犁耙高挂。小满不下,黄梅雨少。小满不种花,种花不回家。小满吃水,大满吃米。小满不满,麦有一险。小满打火夜插田,芒种插田分上下。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水车、油车和丝车)小满防虫患,农药备齐全。小满割不得,芒种割不及。小满沟不满,芒种秧水短。小满谷,打满屋。小满见三新。小满满齐沿,芒种管半年。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大麦不过小满,小麦不过芒种。过了小满十日种,十日不种一场空。小麦到小满,不割自会断。小满前后,种瓜种豆。小满有什么讲究1、祭蚕江浙一带,水土肥沃,农村里兴盛养蚕。而蚕宝宝很娇气,非常难养,因此江浙一带在小满时节会举行祈蚕节,为了祈求“天物”的宽恕和养蚕有个好的收成。2、祭车神祭车神是一些农村地区古老的小满习俗。在相关的传说里二车神,是一条白龙在小满时节,人们在水车蓦上放上鱼肉、香烛等物品祭拜,最有趣的地方是,在祭品中会有一杯白水,祭拜时将白水泼人田中,有祝福水砚涌旺的意思。3、抢水不管是哪个地方,农作物生长都离不开水。小满时节的“抢水”习俗,实际是上农人真实生活的写照。农人以村为单位,在小满时举行“抢水”仪式。由年长执事者约集人,提前准备,小满之日黎明一起出动,燃起火把于水车基上,待执事者以鼓锣为号,众人一起应和,开始踏动水车,把河水引灌入田。

    11月08日

    1006个缘友都在看

老黄历

更多
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29
农历二零二五年 四月初二
乙巳蛇 庚辰龙 戊辰龙 丁巳蛇

今日生肖:

今日星座:金牛座

2022年
12月

老黄历吉日查询

更多
7天内
  • 7天内
  • 15天内
  • 30天内
  • 60天内
  • 90天内
移徙
  • 移徙
  • 嫁娶
  • 开市
  • 祈福
  • 求嗣
  • 出行
  • 安床
  • 安门